乳胶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含有颜料、填料、乳液、助剂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具有高COD(化学需氧量)、高SS(悬浮物)、色度高、pH波动大等特点。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以下是山东智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乳胶漆生产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阶段
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和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使胶体颗粒脱稳并聚集形成絮体。
通过沉淀池分离絮体,去除大部分SS和部分COD,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如颜料颗粒、未溶解的填料),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稳定pH值(乳胶漆污水通常呈碱性或弱酸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格栅与调节池:
混凝沉淀:
生化处理阶段
通过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实现脱氮除磷,适用于对氮磷排放有要求的场景。
活性污泥法:通过曝气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填料上附着生物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用于中小规模处理。
MBR(膜生物反应器):结合生物降解与膜分离技术,出水水质稳定,SS和COD去除率高。
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水解酸化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如乳液、助剂)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
好氧生物处理:
A/O或A²/O工艺:
深度处理阶段
超滤(UF):去除大分子有机物和胶体。
反渗透(RO):进一步脱盐和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实现中水回用。
Fenton氧化:利用Fe²⁺和H₂O₂产生羟基自由基(·OH),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如某些助剂)。
臭氧氧化: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分解有机物,同时脱色。
光催化氧化:利用TiO₂等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低浓度有机物处理。
采用砂滤、活性炭过滤或纤维球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
过滤:
高级氧化技术:
膜分离技术:
污泥处理与处置
焚烧:适用于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泥,但成本较高。
卫生填埋:需满足填埋场入场标准。
资源化利用:如制砖、建材原料等(需确保无重金属污染)。
污泥浓缩:通过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减少污泥体积。
污泥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离心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
污泥处置:
二、关键技术优化方向(山东智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预处理强化:
优化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提高SS和COD去除率。
采用气浮替代沉淀,提升絮体分离效率(尤其适用于轻质颗粒)。
生化处理优化:
接种高效降解菌种(如针对乳液、助剂的特异性菌株)。
控制溶解氧(DO)、pH和温度,维持微生物活性。
采用MBR工艺减少污泥产量,延长污泥龄。
深度处理集成:
组合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实现高效脱色和COD去除。
利用膜分离技术实现中水回用,降低新鲜水消耗。
资源化与减量化:
回收废水中的颜料和填料,通过离心或过滤实现资源再利用。
采用蒸发结晶技术处理高盐废水,减少污泥产量。
三、工艺选择原则
根据水质特点:
高COD、高SS:优先采用混凝沉淀+生化处理。
难降解有机物:增加高级氧化或膜分离技术。
氮磷超标:采用A/O或A²/O工艺。
根据处理规模:
小规模:生物接触氧化法+过滤。
中大规模:MBR或A²/O工艺。
根据排放标准:
严格标准(如地表水IV类):需深度处理(如RO+高级氧化)。
一般标准:生化处理+过滤即可达标。
四、案例参考
某乳胶漆生产企业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Fenton氧化+砂滤”工艺,处理后COD≤100mg/L,SS≤30mg/L,色度≤50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若需回用,可增加RO膜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工业用水标准。
五、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COD、SS、pH、氨氮),调整工艺参数。
防止乳液和助剂在管道中沉淀,需设置冲洗系统。
污泥处理需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避免二次污染。
考虑节能设计(如利用生化池产气进行沼气发电)。
通过合理选择工艺组合,乳胶漆生产污水可实现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风险和企业运营成本。